学会活动
 首页 
 瑶学机构 
 学会活动 
 瑶学研究 
 社会政治 
 经贸旅游 
 瑶医瑶药 
 瑶族之乡 
 海外瑶族 
 瑶族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学会活动>>正文
 
百色瑶学会议关于收编《瑶学研究参考资料》的情况通报
2016-01-20 17:41 莫金山  广西瑶学学会

2016年1月2日,正当新旧年交替之时,由广西瑶学学会主持的“各地瑶学学会(研究会)会长联席会议”在百色市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广西瑶学学会、云南省瑶学学会、百色瑶族民间文化研究会、文山瑶学学会、红河州瑶学学会、郴州瑶学学会、金秀大瑶山瑶学学会、恭城瑶学学会、巴马瑶学学会、都安密洛陀研究会、融水瑶学学会、江华瑶学学会、蓝山瑶学学会、富宁瑶学学会、丘北瑶学学会、广南瑶学学会、金平瑶学学会、西双版纳瑶学会等19个瑶学会(研究会)的代表,共80多名代,他们从全国各地汇聚百色市“瑞丰大酒店”。会议由广西瑶学学会会长莫金山教授主持,他对各位代表不辞辛劳,远道而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1J4A6868_看图王

         (图一|吴兆明摄:各地瑶学学会会长联席会议会场) 

会议中,窗外虽然寒风袭袭,但屋里却热气腾腾,大家正在热烈讨论中国瑶学今后工作的任务和发展方向。与会的代表一致认为,各地瑶学所面临的任务各不相同,具有特殊性,但瑶学作为研究瑶族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的一门学科,她具有共性和普遍性,其中最大的的问题是缺乏资料。

1J4A6934+2_看图王

                      (图二|吴兆明摄:会议合影) 

一、收集编辑瑶族资料的重要性

瑶族资料是研究瑶族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的基础。一部史书,一篇论文,首先要求史料翔实,论据充分。只有资料充分,事实准确,才有科学性、可信性和说服力。资料越多越真实就越便于下笔。没有丰富的、系统的、科学的资料,再好的篇目,也只是徒具形式,虚有其表。文字再好,哪怕字字珠玑,句句锦绣,也是华而不实,无补于事。

瑶族文书资料是瑶族地区社会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生活的直接记录,是我们了解该地区瑶族史的最基本史料。瑶族研究中的许多空白和诸多问题,尚待从历史资料中考究、填补和解决。

瑶族有五千年的发展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对瑶族实行民族压迫、剥削,封锁政策,瑶族经济文化落后,因此不论在官府还是在民间所保留下来的瑶族历史资料数量不多。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共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政策,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县市的资料馆先后建立,为保存当地的文书资料和瑶族资料奠定了基础,于是有关瑶族资料的文书资料逐渐增多起来。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展的“瑶族社会历史调查”,收集和出版了《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九册和其他资料,是今天我们研究瑶学的基本材料。但是,历史时间已越五六十年,当年的材料已陈旧。近五六十年来的历史资料又无人去收集。其他省市的瑶族资料的收集工作也长期得不到重视收集整理出版。这此都影响了瑶学的发展。

在中国现今130多个瑶族世居的县市中,瑶族的资料有多少,至今无人统计,估计数量是巨大的,内容是丰富的,许多重要的史料尚未被公布,更无法深入开发利用。

由于缺乏资料,长期以来,有关瑶族历史文化的论著,显得阔大抽象空洞,缺乏说服力,瑶族悠久的、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历史文化不见了,代之以干巴巴的结论,不免降低了论著的可信性和可读性,也降低了瑶族文化的水准和知名度。

现今19个瑶学学会和其他瑶族文化爱好者都在从事瑶族资料的收集工作,

否则大家写不出论文,谈不上研究。这是大家所共同的工作。然而,由于大家分处各地,各自为政,很少学术交流,缺乏合作的机制,以致有人感叹说“瑶学像一盘散沙”,“土豆萝卜一大堆,就是没有麻袋来装”,难以在聚沙成堆,难以高屋建瓴,难以出现“高大上”的论著作品。有人说“瑶学研究低矮散,瑶学是长不大的一门学问”。难道我们瑶学真的只能长期在低矮的茅屋里转悠,上不了高雅的学术殿堂?非也!

然而,现实问题的另一面是:有的个人和单位有关瑶族珍贵资料存在多年,却不知如何能公布,让世人所用,有的民间资料被“熟视无睹”,遗弃无人理会。更有些资料被“秘而不宣,封锁禁锢”,别人很难看到。这些都影响了瑶族文化研究的发展和提升。如果我们开展出《瑶学研究参考资料汇编》工作,我们就在一个交流互助的平台和合作表演的舞台,各地的瑶族资料汇集上来,我们就能互助互动,双赢共利,共同进步,互相提升。

二、收集编辑瑶族资料的紧迫性

随着现代化步伐加快,人们生活生产方式也在加速变化。受现代文化的强势冲击,瑶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一些瑶族歌谣、曲艺、故事、传说等开始或已经失传;瑶族民间文献、村规民约、碑刻也不多见。一些精湛的瑶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瑶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我们这份工作具有“抢救民族文化”的性质。

这种现象多不胜举。我们以扶贫工作资料为例,在建之初,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就派访问团到瑶族聚居的村寨访贫问苦,发放救济品。这种美德材料我们现在很难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瑶族地区的扶贫帮困力度加强了,瑶族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村村通车、通电、通水”,改变了瑶族山区无路无电无水的面貌,对此瑶族人民从心底感激党和政府的扶持帮助。然而,这种“扶贫帮困”的政策、计划、资金、设施、施工、验收的报告、文件常散见于县、乡,没有人去统一收集编辑出版,影响了世人对这种“扶贫帮困”业绩的认识。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瑶族的这种大恩大德,我们有责任去收集整理,奉献给社会,传给后代子孙铭记。随着党中央提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我们认为这种材料的收集整理出版,已成了我们的紧迫的重要任务。

三、承担和完成任务的可能性

1、广西瑶学学会具有完成此任务的能力,是承担此任务的主体。广西瑶学

学会是一个有着30多年历史,有340多名会员,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广西瑶学界代表人物的重要学会。1984年广西瑶学会成立后,会址就一直设在广西民族大学,并依托广西民族大学开展活动。30年来,广西瑶学学会团结、带领和组织广大会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各类学术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繁荣和促进瑶学研究,提高广西民族学研究水平,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进步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瑶学研究参考资料》是广西瑶学学会设立的研究项目,从1995年开始就着手收集广西的瑶族历史、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资料,现已收集600万字(打印完毕),广西瑶学学会已有完成这项任务的前期成果,具有完成此任务的能力和经验。只要大家协力合作,一套一千万字、二千万字、三千万字……大型的资料丛书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完成,“瑶学”基础就得夯实,瑶学“高大上”的论著作品就会出现。努力啊,各位同仁,各位瑶胞!

人们常说“学校培养学生,资料培养学者”,只要我们拥有丰富的资料,瑶学研究不会被矮化、不会被边缘化,人才就会被吸引过来,一代代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就有书可读,有资料可参考利用,不久瑶学界就会出现高精尖的人才,瑶学大夏就能高高耸立于学林之中!

如果这套大型的资料丛书近期不能出版,或没有钱出版,我们可以用内部资料的形式小量印刷,供内部使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展的“瑶族社会历史调查”,其资料就以“内部资料”的形式留存了30年,直到1986年前后才得陆续出版,取名《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前辈们已为我们树立了成功的榜样。

四、收集编辑瑶族资料的内容和要求

本书所收集的瑶族材料,大体包含:瑶族的来源、语言、迁徙、历史状况、社会组织、生产劳动、商品贸易、居住、饮食、婚姻、丧葬、节庆、宗教信仰、契约、村规民约等等。这些档案文件记录了中国瑶族各方面情况,是我们研究瑶族文化珍贵的资料。

但是,所收材料要求真实、具体、系统,具有典型性、重要性和代表性。那些不真实,不具体,空洞、抽象、模糊,零碎、片面的材料,不要收集。否则,用处不大,又降低了我们的水准。

五、收集编辑瑶族资料的方法和步骤

1、广西瑶学学会将派强有力的学术小组赴全国有瑶族居住的县区开展瑶族

材料收集工作。同时,请18个瑶学学会的同仁,以及他们所在的县市民宗局、档案局或市志办等单位协助我们开展这项工作。为便于工作的开展,请当地县市区乡人民政府拨款资助,用于食宿、交通、材料复印、打印、整理、出版、误工、劳务等方面的开支。

2、多方结合。现今19个瑶学学会中,有不少是“土专家”,他们生于瑶山,

长于瑶山,是瑶族文化的创造者和见证者,他们对瑶族文化观察细、体会深,可以为我们引路指径,解读文本。瑶学会中不少人是高校学术专家,他们视野阔大,见解深刻,在资料鉴别和使用上拥有优势。我们可用“土洋结合、高校与地方合作”的方式来运作,发挥双方的作用。同时请民宗局、档案局或市志办等单位协助我们开展这项工作,就能拓展范围,加快工作进度。

3、为调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各县市区瑶学学会(研究会)的积极性,我

们也可以采用“分片包干负责,分册完成汇总,谁的成果谁署名,按贡献大小论酬劳”的方法去完成成此任务。

4、除政府资助之外,可以采用个人出资、商家出资来完成我们所需要的资

金。

各位代表、各位瑶胞,收集编辑大型《瑶学研究参考资料汇编》就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让瑶学“高大上”是我们的责任。这个任务艰巨而伟大,我们的责任沉重而光荣。这是民族对我们的期待,是我们瑶族祖祖辈辈在天之灵对我们的呼唤。我们不做就是“不作为”,就是失职!我们应拿来出“我们不做谁来做,舍我其谁”的担当和勇气来面对这个任务。为此,我们请求各位同仁瑶胞积极参与,把自已知道了解的信息报告给我们,把自已收集珍藏的资料奉献出来。同时,也恳切请求各县市区乡的领导重视,给与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大力帮助,使这项工作顺利完成。

                                                  执笔: 莫金山

关闭窗口
本站为公益性质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原则。如有内容侵害到您的权益,我们会及时删除。
主办:广西瑶学学会  联系电话:07713260200